第110章见到嫣嫔
开京城后你和爹还有宝弟在京城一定要当心,不可贪便宜惹事出来。侯爷不容易,边关苦寒。三姐虽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面上光鲜,可比谁都过得艰难。现在家里的日子好过了我们也不能求太多。”杨初月做不了别的,只能多劝她。
柳四娘和杨老三比从前靠谱明事理,但遇到杨宝弟和杨秋月的事多半会犯糊涂。“你也别怪我说的话太实太难听,宝弟已经是个二十多岁的人了,该自力更生了,秋月已经嫁人了,娘和爹不能再宠着她,他们两个总不能依靠家里一辈子。”
“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唉。辽州贫苦,你和振晔去了要当心。只是你们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来。”柳四娘只得这么说道。
“娘,侯爷给你们留了人,你们在京城放宽心。至于找弟媳妇的事,劳烦二老多费心了,找个门当户对的就好。”杨初月出门前叮嘱道,“不管去多久,总要回家,你们放心吧。”
“知道了,你放心走吧。”柳四娘心不在焉地说道。没邱振晔这个最直接的靠山在,她想找个家世好模样好的儿媳妇也找不到。
杨小雨在杨初月离开京城之前见了她一次,杨初月进宫见到平安,她又长高了许多,在宫里被人捧着,她也没被宠坏。杨初月听邱振晔说,平安在乡下待了几年,皇帝担心她涵养不够,在教养这块儿十分上心,宠的时候很宠她,严厉起来没人能劝住。这样也好,至少平安不会恃宠生娇,将来在身份上被人说事。平安见到杨初月来,又和她说了好久的话,直到嬷嬷来抱她去学琴才离开。
杨小雨赐了座,说道:“你生炜霆那会儿当真凶险,昏迷了半个月,连宫里的太医都说你能不能醒过来得看自己的造化。看到你毫发无伤的站在这里,我也安心了。”
就算杨小雨不在杨初月面前摆架子,杨初月的礼也不能废,“谢贞妃娘娘关心,已经挺过来了。”
杨小雨让伺候的宫女退下,对杨初月说:“我听说六妹进京了,宝弟也在京城中找媳妇。你要去跟着辽州,我担心他们在宫外惹事。”杨老三夫妻和杨秋月杨宝弟姐弟惹事的能力她在丰莱镇的时候就见过了。
这世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杨初七前半生被耽误了,待在丰莱镇上守着一个铺子,安心的养育儿女,杨十三嫁人后,安心为人妇,杨十九最开始爱慕虚荣事事好强,嫁到徐家后也变得安生了,现在就是杨宝弟和杨秋月了。
杨初月一直想杨宝弟在莱川县做生意,挣一些家业娶妻生子在县城平平淡淡的过日子,杨秋月嫁了莱川县首富之子,就好好的做孟家的大少奶奶。但他们总想过得更好,一心攀比,就跟着到京城了。
说到底杨小雨和她一个成了皇妃,一个成了侯府夫人也是巧事。宣德皇帝不是昏君,就算再宠杨小雨,也只在适度的范围内,没给杨家更多更好的待遇。更何况皇帝现在最宠的不是杨小雨而是嫣嫔。邱振晔更不用说,他本就不待见杨家人,在钱财上可以帮忙,想争取更多利益那是想也别想。
“贞妃娘娘放心,爹娘小弟住的房子是侯爷置的,身边伺候的人也是侯爷派过去的。他深知安置好杨家的重要性,不会放手不管。至于秋月,她已是孟家的媳妇,自有孟家约束。孟家好歹也是莱川县的大户人家,不会让自家儿媳做出有损门面的事来。”
“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杨小雨松开杨初月的手说。
杨初月见杨小雨心事重重的样子,问道:“娘娘可是有心事?”
在丰莱镇的时候杨小雨就知道杨初月是个极有主意的人,她也不多隐瞒杨初月,说道:“我虽身在�
柳四娘和杨老三比从前靠谱明事理,但遇到杨宝弟和杨秋月的事多半会犯糊涂。“你也别怪我说的话太实太难听,宝弟已经是个二十多岁的人了,该自力更生了,秋月已经嫁人了,娘和爹不能再宠着她,他们两个总不能依靠家里一辈子。”
“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唉。辽州贫苦,你和振晔去了要当心。只是你们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来。”柳四娘只得这么说道。
“娘,侯爷给你们留了人,你们在京城放宽心。至于找弟媳妇的事,劳烦二老多费心了,找个门当户对的就好。”杨初月出门前叮嘱道,“不管去多久,总要回家,你们放心吧。”
“知道了,你放心走吧。”柳四娘心不在焉地说道。没邱振晔这个最直接的靠山在,她想找个家世好模样好的儿媳妇也找不到。
杨小雨在杨初月离开京城之前见了她一次,杨初月进宫见到平安,她又长高了许多,在宫里被人捧着,她也没被宠坏。杨初月听邱振晔说,平安在乡下待了几年,皇帝担心她涵养不够,在教养这块儿十分上心,宠的时候很宠她,严厉起来没人能劝住。这样也好,至少平安不会恃宠生娇,将来在身份上被人说事。平安见到杨初月来,又和她说了好久的话,直到嬷嬷来抱她去学琴才离开。
杨小雨赐了座,说道:“你生炜霆那会儿当真凶险,昏迷了半个月,连宫里的太医都说你能不能醒过来得看自己的造化。看到你毫发无伤的站在这里,我也安心了。”
就算杨小雨不在杨初月面前摆架子,杨初月的礼也不能废,“谢贞妃娘娘关心,已经挺过来了。”
杨小雨让伺候的宫女退下,对杨初月说:“我听说六妹进京了,宝弟也在京城中找媳妇。你要去跟着辽州,我担心他们在宫外惹事。”杨老三夫妻和杨秋月杨宝弟姐弟惹事的能力她在丰莱镇的时候就见过了。
这世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杨初七前半生被耽误了,待在丰莱镇上守着一个铺子,安心的养育儿女,杨十三嫁人后,安心为人妇,杨十九最开始爱慕虚荣事事好强,嫁到徐家后也变得安生了,现在就是杨宝弟和杨秋月了。
杨初月一直想杨宝弟在莱川县做生意,挣一些家业娶妻生子在县城平平淡淡的过日子,杨秋月嫁了莱川县首富之子,就好好的做孟家的大少奶奶。但他们总想过得更好,一心攀比,就跟着到京城了。
说到底杨小雨和她一个成了皇妃,一个成了侯府夫人也是巧事。宣德皇帝不是昏君,就算再宠杨小雨,也只在适度的范围内,没给杨家更多更好的待遇。更何况皇帝现在最宠的不是杨小雨而是嫣嫔。邱振晔更不用说,他本就不待见杨家人,在钱财上可以帮忙,想争取更多利益那是想也别想。
“贞妃娘娘放心,爹娘小弟住的房子是侯爷置的,身边伺候的人也是侯爷派过去的。他深知安置好杨家的重要性,不会放手不管。至于秋月,她已是孟家的媳妇,自有孟家约束。孟家好歹也是莱川县的大户人家,不会让自家儿媳做出有损门面的事来。”
“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杨小雨松开杨初月的手说。
杨初月见杨小雨心事重重的样子,问道:“娘娘可是有心事?”
在丰莱镇的时候杨小雨就知道杨初月是个极有主意的人,她也不多隐瞒杨初月,说道:“我虽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