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这个侧脸,秋云可以记很久很久。
  学美术的同学都知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对于中国的当代美术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大量西学著作的译介进来,西方近百年的思想、文化和艺术史被中国这只功能强大的胃迅速消化,现代主义思潮撩拨着青年艺术家的神经,各地富有纲领和社会批判特性的“群体”悄然出现,中国的艺术格局有了重大改变和更新。教科书上称此事件为“85美术运动”。人们的思想变得开放,艺术的交流冲破了国界。a市美院算是国内最早一批和国外院校建立国际交流关系的美术院校,而梁禾说的交流便是其中之一。

  这年头,能见到个外国人实在是太新奇了,比见着恐龙还新奇。学校里宣传栏最醒目的位置早早就贴出了欢迎报,还中英双语。院里的老师也比较看重,开过一次大会,说外国友人来,要注意礼貌,大方热情,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要盯着人家看,不要给祖国丢脸。

  气势搞了一周,终于,一队金发碧眼的老外,在美院校长的亲自接见下,来到了a市美院。

  “哎哎哎,你们今天看到了吗?”常欢一回宿舍就激动地问,“好多老外。”

  “瞧见了,瞧见了,我还是第一次见着活人呢。”刘玉锦说。

  王晨把一封信放到书包里,感叹:“老外都长得好高啊,和电影里的一模一样。”

  “大晨儿,风哥又给你写信啦?” 这个小动作没有逃过常欢的眼睛,笑嘻嘻地说,“你啥时候能让我们见见真人啊?”

  王晨笑睨一眼,并不理会:“他们来我们学校是干嘛?”

  “交流呗。”

  “怎么个交流法?”

  “可能就看看我们怎么上课,看看我们的作品,吃吃豆腐和角豆?”

  “要是碰到了,我跟他说你好,他能听懂吗?”

  “他们会说中文吧?”

  “应该不会吧。”

  “那他们会用筷子吗?”

  “不知道。”

  三人你来我往地在猜测,秋云听了,心说这三个傻傻的姑娘怎么这么可爱。

  “哎,小云呢,”王晨发现只有三人搭腔,点了秋云的名,“你好像一点都不激动。”

  “激动,我可激动了,”秋云夸张地跳了起来,假的不能再假地说,“今天头一次见,我也有点愣。”

  “哦对了,有个国际沙龙你们知道吗?”王晨又问。

  “知道,看楼下贴了。沙龙是什么意思?”

  “好像是学生的自由交流。”王晨说。

  王晨一提,秋云猛地拍了拍脑袋——差点忘了,今天早些时候梁禾跟她说过,7点到活动室,有中美两国的学生交流活动,不是官方的,有翻译,但是要求她也去,有备无患。

  她把这事儿跟宿舍三人都说了。

  “那走吧走吧,都去瞅瞅热闹。”王晨当下就说。

  “都是老外,”常欢一向大方,这会儿倒有些扭捏,“去了干啥,鸡同鸭讲,好尴尬的。”

  “走嘛走嘛,听说先到的十个人,有可口可乐喝。”

  “国际沙龙”是美国代表团来了才凭空产生的环节。为了和国际接轨,这三天晚上学校专门腾空了给教师开设的周末舞厅,像模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