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都是乡里乡亲
�给自己倒了半缸子水。
严华看三虎还是当年风风火火的性格,心底不由升腾起一种亲切感。他拍拍三虎肩膀,说:“坐下来,咱哥俩慢慢说话。”
三虎满脸虔诚地看着严华,说:“我从小最服华哥了!这辈子谁也不服,就服他!一大早我就着急过来,刚要出门,严老憨给闺女迁户口,早早地来盖章,盖完章刚要走,老未喜又来问他的低保办的咋样了,磨磨叨叨说了半天。没办法,唱丑的娶亲——尽打搅!”
三虎说的老未喜严华还有印象,老未喜从小就是个独眼龙,人家说他的另一只眼珠子是狗眼珠子。老未喜兄弟五个,他是老大。老未喜的妈妈是妇女队长,在村子里很有名。据说老未喜刚生下来挺俊的,他刚出满月他那当妇女队长的妈妈就积极地下了地,把孩子托付给老眼昏花的婆婆照看。老未喜还不到一百天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老未喜爱折腾还是缝枕头的线本来就不结实,他的小枕头破了个小缝儿,枕头里面的秕谷顺着缝儿跑出来,有一粒不偏不倚掉进了老未喜眼里。婆婆听着孩子哇哇地哭,只以为是饿了,就给孩子喂米汤——那时农村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奶粉。孩子也不吃米汤,还是哭。等老未喜的妈妈收工回家,孩子的眼睛已经被秕谷磨得血红,后来就瞎了。
瞎了一只眼的老未喜心很灵,不知跟谁学会了编芦苇席的手艺。那个年代,农村人家家有炕,炕上少不了铺一张芦苇席,这玩意儿又容易破,小孩哭着蹬两下就能蹬坏,或者有那淘气孩子没事了偷偷抽出一片两片来玩,席子一破口就不可收拾,这时候只能找老未喜补席子。不仅如此,老未喜还会把高粱秸秆的皮削下来,泡软了编成蒸锅上用的草片。那时候家家都是一口大锅,蒸馒头、蒸窝头的时候,把一箅子馒头或窝头架在加了水的大锅上,先盖上草片,再压上锅盖,第一是严实,第二蒸馒头的水汽被吸在草片上,蒸出来的馒头萱萱腾腾还不黏糊。没事的时候,老未喜还会编个草帽、笊篱、柳条筐子,所以,老未喜虽然是个残疾,但也不缺一口饭吃,还能挣点零花钱。他自己没媳妇没孩子,挣点钱就都给了侄子们花。现在,芦苇席、草片、草帽、笊篱、柳条筐子早已经成了过去式,不知老未喜靠什么过活?他大概也快六、七十岁了吧?
听三虎说到低保的事情,严家老大赶紧讨好地对三虎说:“办低保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我跟我娘这低保,要不是三虎兄弟给操心,哪能办下来?”
“应该的应该的,咱们谁跟谁?”三虎爽快地说,又赶紧表功:“这个老未喜也是不识时务,办低保一路得过多少道关?国家给老百姓的福利,哪能谁想要就给谁?他有那么多兄弟侄子,狼多肉少的,谁会给他办低保?”
老实的严老大还在嗯嗯啊啊地随声附和,严华在旁边听着却是头上出汗脸发烫,但一边是大哥,一边是发小,他也不好发作,只能赶紧岔开话题,说:“中午叫我们吃什么呀?可别弄那大鱼大肉。”三虎谄笑着说:“不会的,才不弄大鱼大肉呢!知道你不稀罕。去了就知道了,保准你和嫂子都爱吃。”
“那咱就走吧!去了你家边吃边聊。”严华一边喊思群,一边穿好外套。三虎这几年早练成个滑头,一边帮严华把衣服上一个线头捏下来,一边忘不了招呼严老太太、严老大和大嫂:“走吧,一块去吧!家里备了那么多吃的,想着咱一家子都去呢!”老太太和老大两口子就是再老实,也知道这是客气话,说了声谢谢,就送三人出门。
走出几步,严华和思群上了三虎停在巷口外的大吉普,严华坐副驾驶,思群坐在司机后面的首长位置上。车子刚启动,思群忽然想起自己两口子什么礼物都没带,就这么空着手去人家家里吃饭,这是多么失礼的一件事!她喊了声“老严”,严华扭脸一看,思群正举�
严华看三虎还是当年风风火火的性格,心底不由升腾起一种亲切感。他拍拍三虎肩膀,说:“坐下来,咱哥俩慢慢说话。”
三虎满脸虔诚地看着严华,说:“我从小最服华哥了!这辈子谁也不服,就服他!一大早我就着急过来,刚要出门,严老憨给闺女迁户口,早早地来盖章,盖完章刚要走,老未喜又来问他的低保办的咋样了,磨磨叨叨说了半天。没办法,唱丑的娶亲——尽打搅!”
三虎说的老未喜严华还有印象,老未喜从小就是个独眼龙,人家说他的另一只眼珠子是狗眼珠子。老未喜兄弟五个,他是老大。老未喜的妈妈是妇女队长,在村子里很有名。据说老未喜刚生下来挺俊的,他刚出满月他那当妇女队长的妈妈就积极地下了地,把孩子托付给老眼昏花的婆婆照看。老未喜还不到一百天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老未喜爱折腾还是缝枕头的线本来就不结实,他的小枕头破了个小缝儿,枕头里面的秕谷顺着缝儿跑出来,有一粒不偏不倚掉进了老未喜眼里。婆婆听着孩子哇哇地哭,只以为是饿了,就给孩子喂米汤——那时农村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奶粉。孩子也不吃米汤,还是哭。等老未喜的妈妈收工回家,孩子的眼睛已经被秕谷磨得血红,后来就瞎了。
瞎了一只眼的老未喜心很灵,不知跟谁学会了编芦苇席的手艺。那个年代,农村人家家有炕,炕上少不了铺一张芦苇席,这玩意儿又容易破,小孩哭着蹬两下就能蹬坏,或者有那淘气孩子没事了偷偷抽出一片两片来玩,席子一破口就不可收拾,这时候只能找老未喜补席子。不仅如此,老未喜还会把高粱秸秆的皮削下来,泡软了编成蒸锅上用的草片。那时候家家都是一口大锅,蒸馒头、蒸窝头的时候,把一箅子馒头或窝头架在加了水的大锅上,先盖上草片,再压上锅盖,第一是严实,第二蒸馒头的水汽被吸在草片上,蒸出来的馒头萱萱腾腾还不黏糊。没事的时候,老未喜还会编个草帽、笊篱、柳条筐子,所以,老未喜虽然是个残疾,但也不缺一口饭吃,还能挣点零花钱。他自己没媳妇没孩子,挣点钱就都给了侄子们花。现在,芦苇席、草片、草帽、笊篱、柳条筐子早已经成了过去式,不知老未喜靠什么过活?他大概也快六、七十岁了吧?
听三虎说到低保的事情,严家老大赶紧讨好地对三虎说:“办低保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我跟我娘这低保,要不是三虎兄弟给操心,哪能办下来?”
“应该的应该的,咱们谁跟谁?”三虎爽快地说,又赶紧表功:“这个老未喜也是不识时务,办低保一路得过多少道关?国家给老百姓的福利,哪能谁想要就给谁?他有那么多兄弟侄子,狼多肉少的,谁会给他办低保?”
老实的严老大还在嗯嗯啊啊地随声附和,严华在旁边听着却是头上出汗脸发烫,但一边是大哥,一边是发小,他也不好发作,只能赶紧岔开话题,说:“中午叫我们吃什么呀?可别弄那大鱼大肉。”三虎谄笑着说:“不会的,才不弄大鱼大肉呢!知道你不稀罕。去了就知道了,保准你和嫂子都爱吃。”
“那咱就走吧!去了你家边吃边聊。”严华一边喊思群,一边穿好外套。三虎这几年早练成个滑头,一边帮严华把衣服上一个线头捏下来,一边忘不了招呼严老太太、严老大和大嫂:“走吧,一块去吧!家里备了那么多吃的,想着咱一家子都去呢!”老太太和老大两口子就是再老实,也知道这是客气话,说了声谢谢,就送三人出门。
走出几步,严华和思群上了三虎停在巷口外的大吉普,严华坐副驾驶,思群坐在司机后面的首长位置上。车子刚启动,思群忽然想起自己两口子什么礼物都没带,就这么空着手去人家家里吃饭,这是多么失礼的一件事!她喊了声“老严”,严华扭脸一看,思群正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