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更迭
  “你不晓得么?今年早春,河堤两岸立了许多水车……好多庄子自发的开了渠,引了水到自家沟渠。那水田蓄满了水,收获长了一倍有余。所以官家派来人查,把下等田定了中等,中等田定了上等!“

  定田亩等阶的时候,想着今年也不是什么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可靠着水车,日后的收获不用愁了,就纷纷同意了——同意了,才大肆建造水车啊。不然当时人人都想要,凭什么给你?

  现在可好了。水车全都被推倒了。没了水,那下等田本来土壤就不够肥沃,不得让佃户天天跳水,直接累死在田里?

  这起案子,京兆府收了。改判倒是容易,找到原告方在衙门的田产卷宗,立档修改就是。可这件事引起的风波,却久久不能平息。

  和这风波莫名席卷而来一样,新任京兆尹在朝堂上痛斥前任钦差,并咒骂在背后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之人。

  “水车明明造福天下百姓,可就某些人,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天下苍生!何其可恨!“

  风向一变,再也没人想要周家和周家女为永州大旱背黑锅了,反而夸赞起周家的“高风亮节“。

  周家处于舆论中心,越发的小心翼翼,外界无论是褒是贬,一概不出声。

  士林中,周家的名声更胜从前了。不少耆老都认为,周家经得起大风大浪,处于劣势被攻击的位置时,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处于上风被夸赞时,也守静如一,沉得住气,这样的家族不兴旺发达,岂不是没有天理了?

  其实外界是不知道,周家内部,其实也惶惶不安过。千夫所指之时,不是没想过,干脆把周至柔交出去算了,一个女孩牺牲就牺牲了,对于家族来说也不伤筋动骨,总比留着她,让烈火烧到家族里来好吧?

  可顶在前面的,头一个就是周庆书。

  来,谁能把周庆书按倒,说服他牺牲他的亲生女儿?

  第二个就是周瑛。

  年轻气盛的周瑛,眼底不容一丝沙子的周瑛……

  周家上下最不好得罪的,大概就是被寄托无限希望的周瑛了,因为他爱记仇!特别小心眼!

  就算同时说服了这两个人,还有第三个绝不同意的,便是周简了。

  周简放出话来,当年他维护不了自己的亲弟弟,害得弟弟流落在外吃了不少苦头,现在他要是还保护不了还为及笄的小侄女,那他白活了这么多年。哪个房头觉得周至柔拖累了自家,好啊,分出去就是。

  周简一直代表着周家二房,包括长房在内,三房四房五房六房,别看平时内里小纠纷不断,吵来吵去的斗心眼,可真到了禁药关头,哪个房头敢独立出去?

  此事也就作罢了。

  谁知道朝廷的风向变得如此之快,年初的东风转到年尾,就变成西风了。早前有多忌惮周至柔,怕她牵连自家,现在就有多高兴骄傲,因为朝廷不能直接点女孩的名字,便把水车的功劳,按在周家头上!

  这是整个家族的荣耀。

  周家居住的巷子,改成了“周家巷“。

  以后甭管多大的官员居住附近,都得对人说“家住周家巷某某户“。

  巷口圣旨亲批立了功德牌坊。因为水车看似简单,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座牌坊酬其功,不算多。

  而朝堂上下,对此事也没有任何反对。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