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各有各路
了治国?那你是学业有成回来了?“

  “不。“周瑛忧虑的一叹,“我觉得,反而迷惑了,还不如不学。“

  “嗯,这下我相信你真的学了点东西。“

  “咦,不亏是我妹妹!一路上我也结了几个伙伴同行,人家听闻我在小松山门下学习,结业而回,都以为我掌握了一身本领。我说,还不如不学,他们都不信,以为我说谎,或者故意谦辞。“

  “古人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若是有这么容易就好了。治国的本事,哪里是学上一两年就能掌握的,只怕再学个十年八年,也未必是个好的执政者。再说了,小松山那位,是哪一国的君主,懂得什么治国治民?他做过吗?都没做过,没有任何实际从政经验,凭着一腔空想,就叫别人治国,亏得你能在小松山待上一年。“

  “这一年也不是全无收获,我得了不少种子。“周瑛将他这一年所做的事情说出,原来小松山重视农桑,曾让弟子用心农活,可惜,大多数弟子觉得这是泥腿子做的事情,表面遵从,其实骨子里觉得都是下等人做的活,并不往心里去。

  而周瑛不一样,他知道农桑关系根本,就用心的学了,同时,接着小松山的地利,有什么新鲜的种子他都去掌握,然后一道道送回南魏。别以为他这一年都呆在南魏,没什么存在感,其实他送过来的种子,经过试验都发芽成长了,为天下百姓的饭桌上多上一种蔬菜,不算什么,那么多一种粮食呢?一种抗旱的,冬天也可以栽种的冬小麦呢?

  周瑛的功绩,早被记录了,说不定宣平皇帝都暗暗记住了这个年轻人。

  若非如此,周瑛也不能慢悠悠的在东梁待上一年多。他对自己的前途规划得非常明确,必要中举一甲,然后入翰林,转地方州府佐贰官员,然后升官一州牧守,再调回京城入阁!入阁,是他的毕生目标,一定要完成。

  要不是非翰林不得入阁,他对名望清贵的翰林院也没什么兴趣的。

  种子一事,还没有完全铺展开来,还没怎么彰显。等几年吧,至少十年后才看得到功绩有多累累。而那时,就会随着他官位越来越高,而给他关键时刻的助力。

  周瑛说完,周至柔思索了片刻,“除了冬小麦,北方应该还有其他的好东西,你怎么不一并带来?“

  “药材就算了,我倒是想,可惜都被瓜分光了,我也没有足够的钱收购。“

  “除了药材呢?“

  周瑛不解其意,“除了药材还有什么?东梁那么贫瘠,也就国都稍微繁华一点。“

  “东梁……有铁啊!“

  “有是有,那东西我能运走吗?“周瑛扶额。

  “怎么不能?你忘记金矿了么?“

  金氏买下的金山,还不止一座。虽说当时是东齐国,和东梁的国情不同,可金氏当时只是一介女子,她买下的又是金山,竟然能让东齐国那陌路王朝上下贪婪腐朽的官员承认了金矿的所有权,这等本事?

  周瑛沉默不语。

  越是接触生意场合上的事情,越是觉得金氏实在太强了。说是商场的奇才也不为过。

  可惜红颜薄命……

  “你觉得,娘亲是用什么办法做到的?“

  “那还用说,自然是更大的利益。或者更大的威胁,能危及生命的!“

  人们会见小利而忘大义,但是有大利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