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之前得让人修一修,还有宅子里的这些家具,用料都是讲究的,我也都不要了,出国也带不走,都送你了。”

  “不过,这家具也不齐,之前被人搬走不少,还有那些不识货的,打架去,拆了当柴烧,都是一群憨货。”

  老爷子说这话的时候,言语中满是可惜,“都是老物件儿啊,搁现在应该叫古董。”

  林音上辈子她们家发达了之后,她父亲也喜欢收集古董,她能够看得出来,这宅子里的这些家具,确实都是好东西。

  第二进院子有些大,老爷子只剩一片空地,心痛道,“我小时候,这里种的都是名贵花草,现在都没了。”

  老爷子领着林音转了一圈之后,林音非常满意。

  两人在郭晓冬的见证下,一手交钱,一手签合同,最后又去了房管所,进行了交接备案,房子就彻底属于林音了。

  因为有的房子漏水,郭晓冬认识的人多,林音就把修房子的活儿交给了郭晓冬,郭晓冬动作很快,联系到人之后,两天之内就把活给干完了。

  林音这两天也没闲着,中午有空就去百货商店,给家里添置东西。

  林音打算把刘宝根父子三人安排在第一进院子。

  第二进院子则是她的私人领地,平日里她若不在,林音打算上锁,毕竟她跟刘宝根不熟,虽然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也不可无,因为林音把他手里的钱,都放在了那个新家里。

  房子弄好的当天,林音就邀请刘宝根父子三人,来家里居住,张敏也来了,夫妻二人对林音很是感激,张敏帮着刘宝根,买了被褥,床单等等东西。

  这段时间,刘宝根拼了命的干活,挣了差不多也有100块了,夫妻二人都是节省的性子,平日里觉得亏待孩子,这次搬家还给孩子买了两身新衣裳。

  因为挣到了钱,刘宝根的脊梁都挺直了,说话也不再畏畏缩缩,脸上也多了笑,就连张敏性格也开朗了不少,每个星期回来看孩子两三次,周末则大半天都会来看孩子,孩子在院里玩呢,她则手中拿着一本书。

  自行车的销量特别好,郭晓冬跟林音商量过之后,两人决定搞批发,把自行车以每辆120元的价格批发出去。

  而分销商就是郭晓冬的那些发小,郭晓冬的那些发小,到处收破旧的收音机和电视机,靠这个发了点小财,手里有了点本钱,听说郭晓冬要批发自行车,买一辆自行车,批发价是120,售价是180,只要能卖出去就能赚60。

  郭晓冬的那些发小,简直就跟疯了一样,就算是到处借钱,也要搞这个,他们自己还划分了地盘。

  自行车的销量一下子激增,不过,就算是激增,那一天也不过100辆左右,但是就是这100辆,使得林音一天赚好几千块钱。

  林音还让郭晓冬接着去打听,她还要买房子,最好地方大一点。

  郭晓冬知道林音有钱,既然林音喜欢买房子,那他也不会多说什么,就找人帮着一直打听着,林音不但喜欢买房子,她还喜欢买古董。

  对于古董,郭晓冬就不懂了,郭晓冬虽然不懂,但是他认识的人比较多,让人打听着谁懂古董。

  随着摊子越铺越大,郭晓冬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过三天,郭晓冬就对林音说,“我一朋友跟我说,他认识一个老爷子,那老爷子是个独居老人,无儿无女的,据说,祖上好几代都是大官,他小时候也没少享福,后来的日子过得就比较惨了,上一年才�